朱棣狠起来那也是非常的心狠手辣的。
靖难之役的时候杀了多少人,现在的身边的大臣们都是历历在目的。
他虽然没有搞出朱元璋那样的四大案。
可是他也发明了瓜蔓抄,发明了历史上第一例诛十族的刑法。
至于特务机构,他恢复了锦衣卫的建制,后来又担心锦衣卫专权,搞出了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,互相牵制。
可是慢慢地他还觉得不够,于是又重用起了太监,成立历史上面臭名昭著的东厂。
本来朱元璋时期,太监是非常没有地位的,是被人踩在脚下的。
可是朱棣时期,尤其是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,太监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。
比如朱元璋身边的太监王景弘给他带来了许多朝中的情报,比如三保太监马和,曾经在作战中还救了他的命,后来给朱棣赐姓“郑”,史称郑和。
郑和后来,在朱棣时期六下西洋,彰显大明的雄威,引得万国来朝。
因此,朱棣发现,太监其实是很好用的。
毕竟这些人没有后代,没有后顾之忧,只要给到他们的好处,他们就可以死心塌地的拥护皇权。
也就是从朱棣开始,太监逐渐走上了大明的历史舞台。
要说郑和这种太监,那的确是可以彪炳史册的,可是正是因为这个开头,导致了后面出现的大明太监专权。
如大名鼎鼎的王振,刘瑾,魏忠贤等等,哪一个不是祸国殃民的人?
他身边的人,姚广孝他们都是知道朱棣的手段的。
他们听到朱棣要杀徐辉祖,一点都没有觉得意外。
本来,当时靖难之役之后,徐辉祖就要被问罪的,因为徐辉祖一直都是拥护朱允炆的。
可是朱允炆不相信他,而是相信李景隆,导致了他的惨败。
倒是徐辉祖也和朱棣有一次小的阻击战,挡住了朱棣进攻京城的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