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宸此时再次站起来缓缓的继续说着。
“可以由刺史府出面,以少量的钱粮俸禄,来让这些人成为刺史府临时的助手。这样人力够用了,还保障了一些家庭基本的生活,还可以维持幽州稳定。”
“哈哈,妙计,妙计。”
张蕴古听完之后不禁站起来不停地感叹。
“洛兄不愧是大才之人,在下佩服!”
“诶,张大人别急,还没结束呢。”
张蕴古一听居然还有其他的妙计。
赶忙让洛宸坐了下来,自己在旁边认真的听着。
“张大人,再发放赈灾粮的时候,千万不可以像从前一样,只是让灾民到粮署领粮。”
“这是为何?”
张蕴古已经看到粮署外的情况,但是他只是单纯的认为如果能够发放足量的粮米,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。
“张大人应该已经看到了粮署外面的惨状,在下可以很明确的告诉您,即使是您发放了足量的赈灾粮,这种抢粮暴乱的情况也还会有的。”
“这,这个是为什么?”
“张大人,在这大灾之年,谁都会希望自己能够活下去,人有天生的疑虑性格,这是谁也逃不掉的,他们不会相信谁能为他们的生活买单。”
这是人性的角度,因为人们不会相信朝廷会单纯的为百姓着想。
张蕴古听完这套理论有些惊奇,因为圣贤书上没有,只有洛宸这个现代社会的人,才有可能明白的一些道理。
“那我们该如何发放赈灾粮?”
“赈灾粮精确到每一个村镇上,由专人上门发放,千万不可以行成集会发放的情况,同时加大地方的治安力度,一旦出现抢粮的状况严加处置。”
张蕴古听完后仍旧是连连点头。
“这倒是好办法,可是洛兄,这幽州还有很多已经流离失所的灾民,他们该如何救助。”